
但是无论如何,高山茶与平地茶两者,在品质特征上还是具有差别的,这一点对于经常饮茶的茶人来说不难分辨。高山茶新梢肥壮,色泽翠绿,茸毛多,鲜嫩度好,节间长。由高山鲜叶原料加工制成的茶叶,外形上通常都条索肥硕、紧结,白毫显露,而且具有一种特殊的花香,而且香气高远,滋味浓厚,十分耐泡;而与之相对的平地茶,往往条索细瘦,身骨较轻,新梢短小,叶底硬薄,叶张平展,叶色黄绿少光。

1.防止病害工作能力不一样 高山茶叶产地白天黑夜温度差大,不好病害繁育生长发育,尤其是冬季霜降天长,害虫不容易生存,真真正正的天然、无化肥。而低山茶花区的白天黑夜温度差小,空气相对湿度非常容易滋长虫害,化肥及药品预防是难以避免的。2.土壤层不一样 从古至今"高山有土,平地上有好田"。高山烂石砂壤黑土地多且ph酸碱度适合,有机质含量高,低丘陵地形黄土层占多数,有机质含量少。 "要想有生产量,务必施有机肥",这一也是茶人各个了解的经济效益规律。而产于高山茶叶产地的茶,纯人力采收、无农害、是导致高山茶生产量比较有限,质量上品。

1.陆羽早在《茶经》中表明,茶叶“上者生烂石”,高山之上的土壤正是岩石风化形成,是形成上等茶叶品质的物质基础之一。2.高山海拔较高,气温较低,茶叶的生长光合作用既充分,又不会长得过快,反而有利于累积各种有益成分,使茶叶具有芽叶柔软,叶肉厚实,果胶质含量高等的优点。3.高山云雾缭绕、植被丰富,茶叶可以保持湿润鲜嫩,导致茶树芽叶中所含“儿茶素类”等苦涩成分降低,进而提高了“茶胺酸”及“可溶氮”等对甘味有贡献的成分,并且吸收大自然的多种香气,形成独特的品质。